变形缝设置 变形缝的合理设置
图2.1.1a 伸缩缝布置在中间 图2.1.1b 伸缩缝布置在转角处
② 伸缩缝的构造
地面以上:完全分开,设置双梁、双柱,详图2.1.1c
所示。(
地面以下:连在一起。(温度不影响) 结构专业须配合建筑伸缩缝两侧的节点大样,处理 好墙面、楼面和屋面的节点连接构造。 ③ 伸缩缝的宽度 原则上讲须满足建筑物在水平方向自由变形的需 要,规范上没有明确伸缩缝宽度的具体要求与计算方法, 实际工程中伸缩缝宽度一般取20~40mm,习惯上常常取 图2.1.1c 伸缩缝布置在柱边 2.1.2 沉降缝设置 (1)设置沉降缝的作用 当建筑物中各部分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有可能导致结构或构件产生非常大的内力和 变形,此时通过设置沉降缝的方法将其分开,使得建筑物中基础沉降量不同的各个部分能够 自由沉降、互不影响,确保建筑物能够正常工作。 (2)沉降缝设置的部位 在建筑物的下列平面位置处,应考虑设置沉降缝: ① 房屋高度差异非常大处、或荷载差异非常大处; ②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③ 基础底面标高相差非常大处、或基础类型不一致处; ④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3)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常用措施 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常用措施为“放、抗、调”。 ① 放 方法:设置沉降缝。 有利之处:可以让建筑物中沉降量不同的各个部分能够自由沉降,互不影响。 不利之处:给设计、施工和使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沉降缝两侧建筑物必须完全断开, 结构需要设置双梁、双柱和双基础,建筑物立面处理困难,地下室和屋面容易渗漏水等。 ② 抗 方法一:采用端承桩,减小建筑物中各部分的沉降量;不利之处在于端承桩必须支 承在坚硬的基岩或砂卵石上,因此须有相应的地质条件作保证。 方法二:采用刚度很大的基础,通过基础的整体刚度来调整建筑物中各部分的变形差; 不利之处在于刚度很大的基础常常为箱基、筏基等形式,用料较多、造价较高。 ③ 调 方法: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措施,调整各部分可能产生的沉降差,减少其差异沉降量, 降低由沉降产生的结构内力和变形。如增加基础刚度,采用箱基、筏基等形式;减轻荷重; 2 变形缝设置 变形缝的合理设置 增加上部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调整各部分的施工顺序、预留沉降差、设置施工后浇带等。(
不利之处:“调”的适度较难掌握,主要凭经验。 (4)沉降缝的构造要求 ① 沉降缝的位置 沉降缝一般结合建筑物的长度、平面形状、柱网等,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方法同伸缩缝。 一般在柱边设置,详图2.1.1c所示;为简化基础设计、方便施工,也常采用一侧悬臂形式布置,详图2.1.2a所示;或采用两侧悬臂形式布置,详图2.1.2b所示。 图2.1.2 a 沉降缝一侧悬臂布置 图2.1.2b 沉降缝二侧悬臂布置 ② 沉降缝的构造 地面以上:完全分开,设置双梁、双柱。 地面以下:完全分开,设置双梁、双柱、双基础。 结构专业须配合建筑沉降缝两侧的节点大样,处理好墙面、楼面、屋面和地下室底板、侧壁的节点连接构造。 ③ 沉降缝的宽度 原则上讲,沉降缝的宽度必须满足缝两侧建筑物在垂直方向自由变形的需要、在水平方向由于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的局部倾斜,规范上没有明确沉降缝宽度的具体要求,可参考设计手册确定宽度,详表2.1.1。 表2.1.1 沉降缝宽度取用参考表 地基情况 一般地基 建筑物高度(较低部分建筑高度) H<5m H=5~10m H=10~15m 软弱地基 2~3层 4~5层
免责申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铝道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我们建议您选择铝道网的 铝业通会员。友情提醒:请新老用户加强对信息真实性及其发布者身份与资质的甄别,避免引起不必要
风险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打击招商诈骗,创建诚信平台。维权举报:0571-8993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