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铝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铝道网专访裕航合金:汽车轻量化领导品牌

铝道网专访裕航合金:汽车轻量化领导品牌

来源:铝道网2016/04/07 17:28:22

手机阅读

铝道网】3月31日至4月2日,2016中国交通用铝展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山东裕航携公司较新技术研究成果高调亮相展会,产品技术含量高,契合展会主题,符合市场及客户需求,在展会期间得到了众多同行及观众的一致认同。

铝道网专访裕航合金:汽车轻量化领导品牌

裕航展位

  
  作为国内高端铝型材生产者,在交通用铝领域取得了哪些较新研究成果?2016年如何布局市场?带着这些疑问,铝道网记者现场采访裕航合金营销总监李前进。

铝道网专访裕航合金:汽车轻量化领导品牌

铝道网专访裕航合金:汽车轻量化领导品牌

部分参展产品

  
  众所周知,裕航一直坚持企业多元化发展,打造高端品牌理念,争做超大高端铝材领跑者。据了解,接下来裕航将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高端用铝、汽车锻轧用铝等领域加大投入,持续打造高端产品定位。
  
  李总非常看好交通铝材的发展形势,他说:“交通用铝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随着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大家将会逐步意识到长期使用铝制汽车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更安全环保。”
  
  记者:本次参展贵公司展出了哪些产品?
  
  李总:本次参展裕航主要展示的都是交通用铝方面的产品,主要分为3种:
  
  靠前种:轨道交通铝材,主要应用于高铁、地铁等车体建设。我们是中国中车集团的主要供应商;
  
  第二种:汽车用铝材,主要用于汽车等车体制造。这方面我们与上汽集团等一直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很多用于出口的高档车行的底盘装置等的铝合金材料都是由裕航提供的。如:锻轧铝棒、T形型材、保险杠等。
  
  第三种: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将两辆铝合金罐车开进了展馆,分别是41.8m3原油罐车、46.2m3食用油罐车。这是我司交通用铝的较新技术研究成果。据悉,该铝合金罐车采用较新设计元素,使用轻量化材料有效提高行车安性、降低燃油能耗,不仅大大提高了用户的经济效益,更满足现有法规的对环保、技术参数的要求,顺应国内运输车型的发展方向。

铝道网专访裕航合金:汽车轻量化领导品牌

  
  记者:铝业寒冬,行业经济萧条,交通铝材却能够发展地如此火热,对此您有何观点?
  
  李总: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剧,国家大力推进高铁和城市轨道建设。且汽车轻量化主题的持续发酵,要求汽车材料能够更环保,更耐用,更持久。铝的质地较轻、回收率高、节能,平均每辆车使用铝材料会比钛钢轻3—5吨,作为车用材料更能够符合国家要求。
  
  目前汽车行业已逐步实现“以铝代钢”,市场对铝的需求越来越大。拿罐车来说,市场上传统罐车因为装载原料泄漏、爆炸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而铝材料不含铁元素,在撞击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火花,用作罐车材料能够有效防止以上危险情况的发生。
    
  记者:目前我国交通用铝的普及率远低于欧洲等国外地区,您觉得较主要的原因有哪些?未来我国的交通用铝市场会如何发展?
  
  李总:欧洲国家早于中国很多年就已开始普及汽车用铝,而我国近几年才开始慢慢重视汽车用铝,这一点就导致目前我国的汽车用铝普及率较低于欧洲国家。
  
  其次,国内汽车用铝的成本较高,作为消费者来说心理一时无法接受更高的成本,消费观念短期内无法改变,这对汽车用铝的推进无形中增加了阻碍。
  
  但是交通用铝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随着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大家将会逐步意识到长期使用铝制汽车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更安全环保。据我所知,国内某铝合金罐车厂商,前年产量仅200辆,去年一跃至2000辆,预计今年产量可达5000台。这从侧面说明我国交通用铝发展形势喜人。
  
  记者:下一步贵司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李总:接下来裕航将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高端用铝、汽车锻轧用铝等领域加大投入,持续打造高端产品定位。
  
  现在国外对挤压棒的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量也很大,这对裕航来说也是一项发展挑战和发展机遇。公司将深入汽车轻量化的技术研发,包括汽车配件、车体制造等。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也将加大投入生产和研发。
  
  记者:交通用铝行业是否真如外界所说的是“黄金行业”?企业较容易面临哪些考验?
  
  李总: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不是的。首先,交通用铝行业目前的确发展地如火如荼,从企业的生产规模、订单量、销售量以及市场需求度都能看到。而且现在国家大力扶持交通用铝,轨道交通各个行业持续推进。较起码,这两年,交通用铝行业会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国内市场有一个弊端,企业喜欢扎堆。一旦某个行业出现好的发展信号,就会有很多企业蜂拥而至,随之就会出现不当竞争,比如产品质量差,打价格战扰乱市场等。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交通用铝作为新兴的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优胜劣汰,形成统一标准,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企业良性发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铝道网新闻中心)

作者:小吕282370次浏览

铝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