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润滑的另外一种形式被分类为较压(EP)润滑。较压润滑剂是指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变化并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在金属加工液中,含氯,含硫和含磷的化合物是传统的较压润滑剂。通常认为,这些化合物只是简单的和金属发生反应形成氯化物,硫化物和磷化物。但是,除了生成简单的金属盐之外,金属表面和化学润滑剂间还有其他的反应生成物。较压润滑剂也和其它润滑剂发生协同作用。它们看上去像形成边界润滑的农业生产体系膜一样被吸附在金属表面。
不管反应机理如何,较压润滑剂通过和金属基底发生化学反应而起作用。润滑通过接触形成的化学反应膜破裂而发生。化学膜阻止了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接触。每当反应膜被移除,就需要有更多的润滑剂重变新成新膜。否则就会出现润滑失效。
即使在摩擦学相关人士们之间,对于较压剂添加的活化温度仍有一些争议。一些润滑工程师把较压添加剂的功效归结为所形成的氯,硫和磷的铁盐的熔点。如果是这样的话。氯应该早被活化,接下去是硫和磷。另外关于一些较压添加剂必要的反应条件是基于观测到的加工工艺过程温度而建立起来的。根据这个时间方法,磷在温度不超过400℉(205℃)的加工过程中是有效的。对于加工过程稳定超过400℉(205℃)时应当选择氯。氯可以在加工过程温度不超过1100℉(700℃)的情况下保带有效性。硫可用于温度超过1100℉(700℃)的严酷加工工艺中,直到1800℉(960℃)仍有效。与之对照,脂肪酸皂在210℉(100℃)时就失去了大部分功效